“鄣吳村昌碩路121號”,是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,小屋正上方掛著一塊略顯斑駁的招牌——“古鄣照相館”。1987年春天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鄣吳鎮鄣吳村村民王光法退伍回村,開了這家照相館,一開就是37年。
今年70歲的王光法個子不高,身材微胖,說話爽利,走路帶風。坐在照相館的柜臺后,他彎腰伸手,抓出一摞硬盤放在玻璃桌面上,里面都是他拍的照片:“我積累的素材有7000多個G了。”隨后,王光法又拿出一本紅色掛歷:“這是村里做的年歷相冊,印的都是鄣吳村新舊變化的對比照片,老照片都是我拍的。”
翻開年歷相冊,一張張泛黃的膠卷照片和高清數碼照片拼接在一起,鄣吳村的歲月變遷躍然眼前。在其中一張2006年拍攝的老照片里,歸仁里老街擁擠雜亂,半空中電線掛得像蛛網,路面滿是泥土坑坑洼洼,居民自建房各式各樣,衣服和床單隨意晾在街邊;在2023年、同一地點拍攝的照片中,歸仁里老街面貌煥然一新,古樸而清爽:石板路平坦寬敞,兩旁的徽派民居墻白瓦黛、錯落有致,碧綠的藤蔓爬滿墻壁,凌亂的電線蛛網早已消失不見。
上圖為2006年王光法拍攝的鄣吳村歸仁里老街;下圖為2023年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拍攝的歸仁里老街。
照片對比留下村莊變遷印記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鄣吳村一直在變:村路從泥巴路到柏油路,村民住所從泥土房到小樓房,村莊面貌從“臟亂差”到“潔凈美”,鄉村古建從構造腐爛到系統修復……而在這當中,“千萬工程”帶來的變化更是濃墨重彩的一筆。基礎設施升級,人居環境改善,留住古村氣韻,富民產業蓬勃發展,讓鄣吳村這個歷史悠久的浙北古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鏡頭里的路與溪
在王光法拍攝的照片里,村路經常出現。泛黃的老照片中,村里幾乎都是土路,一到雨天,總是泥濘不堪。而再往前數幾十年,在那個鮮有照片記錄的年代,鄣吳村山里的路更是寸步難行。
80歲的村民王金娥,是20世紀60年代來到鄣吳村的下鄉知青。回想起幾十年前上山砍毛竹的情景,王金娥直擺手:“那個山上的‘毛毛路’,我走不來的!那么窄,天黑走夜路,用竹篾點個火把,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到橋底下,把腰都摔壞了!”
而現在,王金娥再也不用發愁走“毛毛路”了,村里歸仁里老街的石板路平坦寬敞,出村的柏油路一直通到她家。“每天早上4點20分起來,開水和早飯燒好,我就去走路鍛煉了。街上環境也好,空氣也好,一天走1萬多步沒問題的。”王金娥說。
穿村小溪也是王光法喜歡拍的。這條人工開鑿、貫流全村的水渠,因為年代久遠,連村里老人都說不上來是何時開鑿的。小溪總長2000余米,清澈的溪水沿著條石砌筑的幫岸,曲折地流淌于村民門前,成為鄣吳的一道別致風景,為古村落增添了幾許靈氣。
鄣吳村的穿村小溪。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劉碩穎 攝
“溪水有段時間可不是這樣,臟著嘞。”鄣吳村村委委員張貞慧記得,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靠著村里的竹扇產業,村民們腰包越來越鼓,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。以前上廁所用的簡易糞缸,也隨著老房子同步升級,但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。“新房的廁所就是挖一個坑,墊些石子泥沙,但這樣污水就都滲入地下水了。有人干脆接個管子,把污水直接排到穿村小溪里。慢慢就沒人敢吃井水和溪水了。”張貞慧說。
不只是溪水,那段時間,村里到處都是垃圾,有的地方甚至難以下腳。和鄣吳一樣,“垃圾堆里數鈔票”成了當時浙江不少村子的痛。不盡快改變農村“臟、亂、散、差”狀況,城市發展得越快、搞得越漂亮,城鄉的反差就越大。在2003年的“千萬工程”啟動會上,習近平同志提出,五年內要將浙江全省近4萬個村莊中的1萬個進行全面整治,其中1000個中心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。
“要想改變老百姓的習慣,很難啊。”鄣吳鎮退休干部王先國回憶道,“村民亂扔垃圾,村干部就跟著去撿。一次兩次,村民還覺得無所謂,可是時間一長,大家就都不好意思了,很多村民就會多走兩步,把垃圾扔進垃圾箱。”后來,鄣吳鎮成立了保潔公司,保潔員都是當地村民。“自己人做自家事,大家都很上心,運營費用低、質量好,還能給村民增加收入。”王先國說。
注重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,是做好“千萬工程”的必然要求,而想方設法激發村民熱情,引導大家積極建設自己的村莊,也是鄣吳村一直以來所踐行的準則。
2014年,“五水共治”行動在鄣吳村全面展開,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澇水、保供水、抓節水,一系列工程緊鑼密鼓地進行。工程落地并不容易,鄣吳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顧先方告訴記者:“碰到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污水桶沒合適的地方放,只能放村民家門口,誰都不愿意。于是村里大膽創新,把污水井蓋設計成古銅錢的模樣。大家一看,出門見財,寓意很好,慢慢就接受了。”
鄣吳村的污水井蓋設計制作成了銅錢模樣。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劉漪婕 攝
就這樣,在村莊越來越整潔美麗的同時,村民們也對村里的事越來越支持和上心。正如王光法所說的,“環境變好了,大家的精神風貌也不一樣了!”
鄣吳村的古與今
空閑時間,兩鬢微霜的王光法會坐在歸仁里老街邊,看人來人往。“我是土生土長的鄣吳人,這條街陪伴了我一輩子。”王光法說。幾十年來,他用鏡頭記錄了老街由臟亂到整潔的巨大變化,也記錄著鄣吳村的“不變”:“整個村莊的肌理,一些古建筑、古街道,包括穿村小溪,都被保留得很好。”
王光法帶著記者走在歸仁里老街上,抬手一指:“這就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居,他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。”
走進吳昌碩故居,古樸別致的四合院里,青磚、黛瓦、石徑、翠軒相映成趣,清凈雅致。有著千年歷史的鄣吳村,不僅有吳昌碩故居、修譜大屋、雙進士門樓等多座徽派古建筑和4條古道,村里還分布著八府九弄十二巷等景點。曾任鄣吳鎮文化站站長的王季平介紹:“鄣吳鎮有明清時代古建筑30余處,正是這些古建筑,凝結了鄣吳的氣韻。”
然而曾經一段時間,作為鄣吳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存,吳昌碩故居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,環境雜亂不堪。王光法拿出一張拍攝于2001年的老照片指給記者看:“屋子很老舊,里面住滿了村民,衣服到處晾,院里還有不少后來搭建的建筑物。”
上圖為2001年王光法拍攝的鄣吳村吳昌碩故居,下圖為2023年夏鵬飛拍攝的吳昌碩故居。
修繕保護好古建筑,才能留住古村落的歷史風貌,留住古村文化的載體依托。而在千百年后的今天,要想讓古建筑更好地融入現代鄉村,光靠“修舊如舊”還不行,需要引入現代的科學規劃理念。
“有了現代規劃,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路徑才更完整系統、合理清晰。為此,我們委托專業團隊制定了鄣吳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等一系列規劃。”曾在鄣吳鎮工作過的鎮干部肖建峰告訴記者。
然而,規劃從紙面落地并不容易。為了搶救修繕好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物,需要一部分村民從住了幾十年的老宅中搬出,遷到統一規劃的安置區。在這個過程中,處理好保護古村落和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之間的關系,非常關鍵。
“其實,老房子的很多構造已經腐爛,安全隱患很多,生活設施也不完善。組織居民搬出老屋,既能保護修復好古建筑,也能改善居民生活條件,可很多已經住習慣的村民,尤其是老人,一開始不愿意搬走。”肖建峰說,“我們花了很多財力和人力成本,平均每戶大概投入40萬元左右,同時干部們一戶一戶地到村民家去,講清楚搬遷的必要性和好處。”
即便當時搬遷改造已經迫在眉睫,鄣吳村的村“兩委”都始終堅持一個原則:群眾不理解的,暫緩干;群眾不同意的,不蠻干;歸根結底,堅決不能干老百姓不答應的事。
苦口婆心地勸說和真金白銀的保障,最終讓古村落保護修復項目順利落地。2015年,鄣吳村入選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”;2016年,吳昌碩故居遺址修復項目榮膺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”。鄣吳的歷史文化、古風氣韻,在現代得以保留呈現、大放異彩。
鄣吳村的吳昌碩故居。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劉碩穎 攝
在鄣吳村的搬遷安置區,一排排融匯了現代設計風格與傳統民居意蘊的小樓整齊美觀。談起現在的生活,住在安置區的炒茶店老板魯永華十分滿意:“屋里生活條件和城里一樣,家旁邊就是衛生所、超市和銀行,我還搞了個店面做生意,生活越來越好了!”
竹扇產業的舍與得
如果說環境整治和古村落保護是“千萬工程”在鄣吳落地生根的體現,那么產業轉型升級,則是鄣吳人實踐的深化。
竹扇制作是鄣吳村的特色支柱產業。鄣吳鎮有“中國竹扇之鄉”之稱,三分之一的村民從事制扇產業,年產竹扇3000萬把,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。
王光法經常會被村里的制扇企業邀請過去,拍攝宣傳照。照片中,手工文玩扇講究骨架,選材考究、精雕細琢,浸透了素雅的古韻古風;工藝品扇則講究畫面,圖案豐富、色澤鮮艷。不過扇子雖美,加工過程中卻存在廢水廢渣難以處理的問題。為了治理水污染,給村莊留下綠水青山,鄣吳人必須做出舍棄。
2013年,鄣吳鎮關停了21家小型竹扇加工廠,并對30多家企業提出整改意見,要求水資源長期保持在Ⅱ類標準以上。可制扇是縣域特色產業和地方支柱產業,企業一律關停絕非出路。在反復論證后,同年,鄣吳鎮政府投資800多萬元,建成污水集中處理廠區。3800平方米的廠區承擔起了全鎮制扇行業打磨、蒸煮、染色等涉污環節的生產,污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
曾經低技術、低利潤、高污染的制扇方式走到了盡頭,如何轉型?鄣吳人在古村文化中尋找答案——將制扇工藝同昌碩文化的“詩、書、畫、印”深度融合。
“工廠解散后,我就自己開工作室專做手工文玩扇,賣得很好。”峰義制扇工作室的項峰良告訴記者。近年來,鄣吳依托吳昌碩大師故里的獨特書畫優勢,大力發展集實用性、藝術性、欣賞性、收藏性于一體的制扇產業。
在鄣吳的村莊規劃中,發展目標十分明確:構建以古村落旅游為主題、以昌碩文化為核心的古村落旅游格局。如今的鄣吳村,制扇產業和鄉村文旅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融合,舍去單一粗放的發展路徑,鄣吳制扇產業贏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夜幕降臨,記者漫步在歸仁里老街,沿街的一家家手工制扇店鋪內,店主臨窗而坐,或拿著銼刀制作扇骨,或提著畫筆臨摹扇面,專注而沉靜。他們中不少人面前還立著一部手機。“我們村很多人都在做直播,基本都是年輕人。”鄣吳村后備干部黃金是西安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的研究生,畢業后放棄了大學教師編制,選擇回到家鄉發展。近年來,鄣吳村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返鄉成為“扇二代”“扇三代”。
鄣吳村竹編店中的竹扇。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劉漪婕 攝
“以前賣扇子要自己拉進城里去賣,價格也不高。現在我有不少自己的客源,線下游客越來越多,網上訂單供不應求,扇子從古鎮賣到了北京、天津和上海。”福扇堂制扇工作室負責人胡滿根告訴記者。這幾年,鄣吳村的創業氛圍越來越好,村民你追我趕,做扇子、開民宿、搞休閑產業,誰也不想落后。
如今,鄣吳村的文旅融合業態遍地開花。“文化+”咖啡館、漢服館、美術館、研學的消費新業態,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,“半日邨藝術家村落”也已與6位知名藝術家達成了入駐合作意向。
王光法在鄣吳村的街巷拍照。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劉碩穎 攝
古樸建筑、多元業態、和美鄉村,王光法的拍攝素材越來越豐富了。他告訴記者:“只要我身體允許,以后爭取再多拍一點,記錄我們村里的新變化!”
作者: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侯馨遠 杜娟 張燕 劉漪婕 劉碩穎
短評:鄣吳影像留下了什么
村莊面貌從“臟亂差”到“潔凈美”,鄉村古建從構造腐爛、雜亂搭建到系統修復、面貌還原,鄉村產業從粗放單一到綠色發展、業態多元……照片中的留影,不僅記錄了鄣吳村外在樣貌的變化,更折射出鄣吳人幾十年來的生活和觀念變遷。
照片中留下了人的變化。曾經的孩童長成大人,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。留在村里的,生活越來越好: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、用上快速流暢的網絡服務、裝上清潔舒適的廁所……屋內生活便捷,屋外環境宜人,住在鄣吳村,就像是住在一座美麗的大花園里。走到外面的,始終有個綠水青山的鄉愁故園。從外面回來的,在街邊開起精品民宿、制扇工作室,做起直播帶貨,給鄣吳村帶回了新的希望與生氣。
照片中留下了村的變遷。村莊越發古色古香,文化氣息越發濃厚。城鄉基礎設施加快同規同網,基本公共服務的城鄉差距縮小,鄣吳村人過上了“城里人的生活”。屋內硬件設施齊全,屋外還有山清水秀、清新空氣,生活幸福感更強。而創造這些村莊變化的,是積極投身鄉村發展建設的鄣吳村干部群眾。村的變遷與人的變化交織共振,村變美了,人變得更自信了,更有建設村莊的主人翁意識和熱情了。別的不說,王光法給村里拍照片,不正像給家里老房子留念一樣嗎?
照片中更留下了城與鄉的相融。“千萬工程”落地鄣吳,讓鄉村更像鄉村,也讓鄉村與城市更好地融合。在這里,好山好水好風光,好品好物好文化,是鄉村的財富,也滋養著城市和鄉村。鄉村的價值被更充分地看見、挖掘、利用,城與鄉不只是單向保供或單向支持的關系,而是全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。
鄣吳影像留下的不只是一個村的記憶,更是中國廣袤鄉土大地上鄉村嬗變的共同歷史。相信未來,我們將留下更多精彩的鄉村影像,記錄更為動人的振興故事。
作者:侯馨遠
服務郵箱:agricn@126.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395205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06045 京ICP證05068373號
農民日報社主辦,中國農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禁止使用
Copyright?2019-2022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